國內三個綠色照明項目順利通過(預)評價
近期,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首批綠色照明標識(預)評價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評價專家工作組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解放軍總后勤部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機構專家組成,對申報的“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照明改造”、“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發行營業綜合樓照明系統改造”、“國家游泳中心冰壺場地照明改造”項目開展綠色照明標識(預)評價現場評價工作。
參會專家對項目的達標情況、技術應用合理性、未來發展建議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細致、深入的評議,同時針對項目部分條文的技術設置及運營情況進行了現場質詢和答疑。會后,工作人員匯總了專家評議結果,三個項目經過補充和完善資料,達到了國家標準《綠色照明檢測及評價標準》GB/T 51268-2017三星級的(預)評價要求。
綠色照明的完整內涵包括安全舒適、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等方面,有益于提高人們生產、工作、學習效率、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綠色照明標識評價是我國綠色照明實踐的一項創新,評價依據國家標準《綠色照明檢測及評價標準》GB/T 51268-2017,首批綠色照明項目的順利通過,標志著我國的綠色照明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對于提升我國建筑光環境,進一步促進照明節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將有力促進照明行業健康發展。
三個項目具體概況:
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綜合辦公樓照明系統改造項目
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建筑高度73m,地上20層,示范面積1萬平米,該項目為照明改造工程,主要技術特點包括:
(一)基于健康照明需求,隨室外天氣狀況以及人員視覺作業要求進行動態調節,實現全天候、分時段、動態響應生理節律。
(二)采用基于ZPLC技術的可調光調色智能照明系統。免布線、成本低、控制靈活、便捷安全。
國家游泳中心冰壺場地照明改造項目
位于北京市,賽時將作為冬奧會冰壺正式比賽場地,賽后可作為冰上和水上兩類運動項目使用,示范面積8000平米。該項目主要技術特點包括:
(一)各項照明指標滿足冬奧轉播要求,嚴格控制直射及反射眩光,提高了視覺舒適度。實現了天然采光與人工照明的一體化,賽后運行優先采用天然光,提升光環境同時降低照明能耗。
(二)采用基于DMX 512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滿足多種模式的照明使用需求,并實現室內外照明和多系統聯動控制。
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照明改造項目
位于北京市,萬人大禮堂是人民大會堂的主體建筑,位于中心區域,是最大的會議廳,南北寬76米、東西進深60米, 中央最高處距地32.5m,示范面積6000平米。該項目主要技術特點包括:
(一)采用一體化照明設計方法,照明燈具和室內構件及裝修有機結合,保持了大禮堂原有風格,提升了環境品質。
(二)顯著提升照明水平及其均勻性,更合理的亮度分布,提高視覺舒適度,避免不舒適眩光,色調溫暖、重點突出。
(三)采用高可靠性和低故障率的智能照明系統,保障系統安全性的同時,顯著提升維護管理水平。
來源: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